移动客户端

|

官方微信

|

官方微博

|
人民日报署名文章:事实胜于雄辩
时间:2025-11-20 22:45:03来源:法治日报责任编辑:郭炬

2016年1月23日晚上,孩子到爸爸的住处找衣服,看到满屋子的“古董”,李凤才知道了黄健国的“秘密”。三天后,他们就收到了法院的传票。

她遇到不少这种情况,“这就使家长陷入两难,有些受害者是留守儿童、困难家庭,这笔钱对孩子生活会有所帮助,但拿了钱家长就要出具谅解书,但这种伤害没法谅解,孩子和家庭的尊严怎么办?家长因此又不情愿。如果法律明确精神损害赔偿,家长就不用迈这道坎。”

《人民日报署名文章:事实胜于雄辩》樊星曾在浙江某市检察院从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多年。他曾遇到一个取证难的案例,4岁女童遭强奸,下体重伤,没有人证。女童讲不清楚也不愿讲,家长也不想孩子受到二次伤害,但打击犯罪又有取证需要。“后来引入专业心理疏导,几次心理疏导后,孩子才把事情讲出来。”

相关报道
分享到:
  • 证监会主席易会满:开启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
  •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%
  • 人民日报署名文章:事实胜于雄辩
  • 部分房贷利率迎来重定价日,你的月供变了吗?
  • 印度发现6名从英国返回人员为变异新冠病毒感染者
  • 商务部:"两节"期间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
  • 北京冬奥会竞赛场馆运行团队全部实现一线办公
  • 寒潮黄色预警 局地降温将超12℃ 煤电气够用吗?
  • 印度多地出台措施严控新年庆祝活动 加强疫情防控
  • 部分房贷利率迎来重定价日,你的月供变了吗?
  • 教育部部署2021年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研究生工作
  • 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主办 网站编辑部信箱:changanwang@126.com | 招聘启事

    Copyright 2015 www.chinapeace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 14028866 号-1 中国长安网 ? 2017版权所有